31/5/2018
準獸醫2018年5月月誌

準獸醫2018年5月月誌

5月做了一個印象很深刻的實驗,就是用胚胎蛋培養病毒,第一次看到裡面有小雞胚胎的雞蛋,學會分辨正常的雞胚胎和有病變的雞胚胎。

另外一個很好的體驗是幫忙到山上捕捉野貓送到醫院進行結紮,學會用誘捕籠,有機會在旁觀看結紮。照片中的婆婆很關心山上的動物們,平日定時餵食,但怕山上的野貓數量不斷增加。

鄒仙莉

 

這個月,我開始在病毒實踐課上研究雞胚胎。 我用打孔器在蛋殼上打一個洞,將病毒接種到蛋中。 當中花了不少時間,因為蛋殼較易碎。 之後,我將病毒溶液注入胚胎的羊膜。 一周後,我們仔細地去除了殼,觀察裡面的胚胎。 令人驚訝的是,胚胎的羊水是綠色而不是淡黃色。 教學助理猜測可能是雞蛋培養過程中污染的結果。

余耀恆

 

台大擁有各種形形色色的社團,而當中我參與得最多的便是關懷生命社(簡稱懷生社)。故名思義,懷生社的終旨是希望我們透過自身能力去幫助流浪動物,為牠們帶來溫暖和愛。

最近,我參與了懷生社的一個講座,對於流浪動物議題上有了不一樣的看法。也許是因為十二夜的電影效應,在台灣,新的動保法不允許無故安樂死健康的動物。然而,此舉卻惹來極大的爭議。在以前,儘管我是一個愛動物之人,但我也不太認同新的動保法,因為在硬件配套正足的情況下,這樣只會造成收空所負擔重重,繼而影響狗隻的健康、生活質素等等。然而,在懷生社的講座下,我卻發現事情可有不同的看法;收容所所面臨的壓力使其比以前更有動力去解決流浪動物過多的問題,例如主動與民間組織合作為流浪狗作TNR等等。因此,我認同每件事都應多面看,不能過早下定論,反而要多批判性、逆向思考,說不定事情有不一樣的看法!

劉煥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