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2020
準獸醫2020年2月月誌

上學期才剛修讀完「公共衛生」課程,沒想到馬上就能看到公共衛生的重要性。沒錯,我說的正是最近鬧得熱哄哄的新型冠狀病毒。回港後,發現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遠比台灣來得嚴重,我認為當中很多都是與政策有關。首先,香港政府沒有就口罩供應作出有效的管制政策;而台灣則一早硬性收回全台口罩,再進行分發以及禁止出口。因此很多台灣人還是可以買到口罩,預防感染。關口方面,台灣在一月便已對中國大陸封關,在二月初開始進一步對港澳封關,避免病原有機會流入。反觀香港,政府遲遲沒有封關,即使到後期也是有限度的封關罷了。事實上,很多確診個案都是有中國大陸旅遊紀錄的。假如在一開始便把這群人隔絕或進行隔離,絕對可以減少社區感染的機會。最後,希望疫情盡快離去,大家可以回復正常的生活。

—劉煥琳

 

雖然學期在三月份正式開始, 但我有一門關於小動物營養的課程在二月初便開始了。這課程前2周相對容易,主要是有關小動物的基本營養素知識,如氨基酸和奧米加3和6,以及會導致細胞損害的物質,如自由基。另外,小型動物手術課程雖然在三月份才開始,但教授已不斷發電郵給我們,比如有關無菌技術的視頻和介紹不同的手術工具。

另一方面,據報導,一隻狗被檢測出對新型冠狀病毒呈陽性反應,引起了公眾恐慌。但新型冠狀病毒是β冠狀病毒屬, 與那些會感染狗的病毒是屬不同類型,因此狗不太可能感染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可能是因為狗被病毒污染,例如牠舔了主人的手或臉,或者與被病毒污染的表面進行任何形式的接觸,所以病毒存在於牠的唾液中,但是沒有被感染。病毒已經進入血液並複製,因此,沒有必要擔心你的寵物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余耀恆

 

到了二月我還是在尋找抗疫用品,加上台灣對入境的限制愈來愈嚴緊,也擔心要臨時改機票。各種的不確定性,對我所造成的心理壓力真的很大。

終於計劃還是趕不上變化,台灣當局在十號當天公佈了港澳生在十一號開始暫緩來台,我只好馬上改機票當晚回台。由於非常匆忙,有很多東西都來不及準備,很狼狽。飛機到達台灣時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加上要配合各種防疫措施,入境時已經零晨十二點,學校方面安排了工作人員到機場接我們到居家檢疫的地方,到達時已經是清晨四點半,能進房間已經是早上六點,但我相信,辛苦的不止我一人,還有所有幫忙安排的工作人員。

我們被安排一人一間房間,不能外出,早晚要量度體溫並匯報,工作人員會按時把早午晚三餐放在門前的小桌子,我們再自己開門領取。前幾天還未習慣,整天都是看著電腦,覺得度日如年,特別是吃完晚餐才六點半,實在不太習慣。過了四、五天,慢慢習慣了這種生活節奏,每天多出的時間可以看課外書,做做運動,身心都健康起來。到了差不多第十天,朋友一邊替我倒數著快可以「自由」的日子,我卻一邊暗自覺得其實這段時間的生活很寧靜舒適,並沒有恨不得要馬上離開的心情。

這十四天真的非常感謝學校的照顧,除了第一天回台時非常狼狽跟害怕,其餘隔離時間我都沒有感到不安或不自在。整件事情最不開心的地方是一切都是意料之外,因想從香港買回台灣的東西幾乎都沒有準備,想到很有可能直到畢業才能回港,身邊沒有熟悉的零食泡麵就很沒有安全感,希望疫情可以盡快完結,朋友可以來台灣玩,幫我帶我家鄉的零食過來。

—鄒仙莉